「长赐号」巨型货轮3月21日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搁浅,横卡河道,阻断了往来交通,29日脱离嵌入的堤岸恢复自由,将被引至运河外做进一步的检查。全球约有12%的贸易通过苏伊士运河,为期一周的运河堵塞,不仅影响了埃及经济和全球航运业,也为欧洲消费者的电商订单带来强烈的冲击。
上周二,由长荣航运公司运营的400米长的「长赐号」在从中国驶往荷兰港口城市鹿特丹的途中,因强风而偏离航线,在苏伊士运河搁浅。这造成了一场世纪运输拥堵,将使交易员损失数十亿欧元,许多中国电商商品的发货时间将推迟数周。近日,集装箱船已经重新浮上水面,但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人们仍然会感受到冲击,运河的关闭增加了运输成本,造成了港口的连锁延误和许多易腐烂物品的损失。
要知道全球25%集装箱运输需要通过苏伊士运河,而亚欧海运集装箱贸易的比例更是达到100%。中欧集装箱贸易以制造业产成品和半成品为主,目前中国对欧出口60%取道苏伊士运河。如果堵塞周期延长,中欧贸易流通会受到很大影响,紧张的全球供应链很可能雪上加霜。
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,偶尔扇动几下翅膀,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。经济学中的「蝴蝶效应」,在此次运河堵塞事件中得以充分体现。
据外媒数据,每延迟一天,就有价值96亿美元的货物被截留无法正常交付,直接造成的损失高达每小时4亿美元。按照目前拥堵持续一周、后续疏通还需3天的时间计算,因拥堵造成的损失饱受预估接近千亿美元。而这些在亚欧之间正常运输的物资无法及时交付,市场的反应必然会导致物价上涨。
全球供应链将继续变得更加多元化,区域供应链也将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。苏伊士运河事件再次提醒人们,在长期规划中,需要保持供应链弹性。
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